小东西大作用--深入了解微量元素“氟”

时间:2009-11-09 21:36:49  来源:网络综合  作者:  点击:

一、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

字串1

氟的重要性在于参与钙磷代谢,有助于钙和磷形成氟化磷灰石从而增强骨骼的强度,也参与牙釉质的形成,在牙齿表面形成氟化磷灰石保护层,提高牙齿的强度,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。氟对细菌和酶有抑制作用,可减少由于细菌活动产生的酸,从而有利于牙齿的防龋作用。

字串5

    氟可影响一些酶的活性,特别是烯醇酶,此酶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。它可促进使磷酸甘油酸向磷酸丙酮酸的迎向转化作用。氟能抑制胆碱脂酶活性,减少体内乙酰胆碱分解从而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作用。还能抑制三磷酸腺育酶使体内的三磷酸腺育(ATP)含量增多。ATP能提高肌肉对乙酞胆碱的敏感度而提高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导。也有实验证明,给实验大鼠补氟,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,血清过氧化脂质和心肌中脂褐素含量明显减少,提示补充适量的氟能提高生物体的抗过氧化能力,减少体内衰老色素(脂褐素)的生成和积聚,从而发挥良好的抗衰老作用。 字串9

    氟对铁的吸收有促进作用,特别是当机体处于缺铁的状态时更是如此。也有实验证明,氟对造血机能有促进作用。也有学者发现氟碳化合物能携带氧气,1979年美国首次将其作为血液代用品应用于临床,由此揭开人造血液新篇章。 字串6

二、人体内氟的吸收及含氟食物 字串2

    成年人的含氟量不到1.4毫克,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。
    氟吸收主要在胃部及小肠,并从尿中排出。饮水中氟可被完全吸收,食物中一般吸收50%—80%。氟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预防龋齿和老年(老年食品)性骨质疏松症。但是,从另外角度看,氟又是一种累积性毒物,可造成慢性氟中毒。体内含氟量超过一定程度时,骨骼会失去正常的颜色和光泽,变厚而软,容易折断。食物中含大量的钙(钙食品)、铝和脂肪时会影响氟的吸收。
    食物中氟的丰富来源有海味和茶叶;良好来源有沙丁鱼、虾、大马哈鱼等鱼类;一般来源有大豆、鸡蛋、牛肉、菠菜等;微量来源有猪肉和全小麦等。
    资料表明,饮水是获得氟的重要渠道,可能达到身体摄取氟量的65%,茶叶中含氟较多,喜欢喝茶的人可从中获得大量的氟。

字串1

三、缺氟对身体的危害 字串3

    氟是人体骨骼组织的一种成分,缺氟首先受害的是牙齿——即龋齿。  
    龋齿主要表现在牙齿被腐蚀出现溶洞(窟窿)、牙痛等,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(消化食品),可危害人体健康(健康食品)。    
    缺氟是造成龋齿的根本原因。一方面是由于吃糖或吃饭后的食物残渣附着于牙缝和牙面上,在口腔里的细菌(变型性链球菌)的作用下,残渣物质被氧化成对牙齿具有腐蚀作用的乳酸、葡萄(葡萄食品)糖酸等,使牙齿中的钙(钙食品)质被溶出而形成溶洞。氟能够抑制变酸过程,从而起到防龋作用。    
    另一方面,在缺氟情况下牙齿中的主要成分“羟磷灰石”,更易遭到酸类物质的腐蚀,同时牙釉质中坚硬而又耐酸的“氟磷灰石”由于缺氟而形成较少,使牙齿更易受损,导致钙质溶出而形成龋齿。    
    此外,氟不仅与牙齿、骨骼有关,而且还与生长发育、甲状腺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。一般地区的居民缺氟时,通过膳食补氟更安全。氟含量较多的食物有牛骨、茶叶、海产品、鱼、贝类、沙棘果、粗粮(粗粮食品)、菠菜、土豆等。

字串9

四、氟过量对身体的危害
字串2

    虽然缺氟使牙病及其他病患者增多,但氟过量所引起的病症也不容忽视。   
    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(健康食品)的慢性地方病。其特点是在高氟地区的环境中,人或动物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,蓄积体内而发病,是以牙齿和骨骼损害为主并波及到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全身性疾病。儿童(儿童食品)氟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;成人主要表现为氟骨症。   
    氟斑牙(又称斑釉齿、火山病)是氟中毒表现最明显的病症。长期居住在高氟地区的儿童,一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氟斑牙。由于氟过多使牙齿钙化酶的活性降低而导致牙齿的正常钙(钙食品)化无法进行,色素在牙釉质表面上沉着,形成氟斑牙。   
    氟斑牙在外国称作“火山病”。因为20世纪初发现火山附近的居民患此牙病较多,随即以当地火山命名,如日本称“闷苏火山病”、美国称“得克萨斯牙”、北美称“达而斯病”。   
    氟骨症是氟中毒的又一严重损害,病程可长达数十年,重者造成残疾,甚至由于慢性衰竭或严重合并症而导致死亡。发病初期患者自觉全身无力、头昏头痛、腹胀肠鸣、食欲不振,腹泻或便秘(便秘食品)。有的患者还有皮肤瘙痒、性欲减退。不久骨骼出现变形,劳动能力下降。发展到后期,大关节出现屈曲、僵硬、疼痛加重。肌肉挛缩或萎缩,患者不能直立或下蹲,躯体呈腰弯驼背畸形。由于颈部屈曲僵直而不能抬头,终日蜷坐床上,生活不能自理,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而成为残疾。此外,摄入过量的氟还可破坏体内钙和磷的正常代谢,继而导致骨质疏松,常易发生骨折。   

字串1

    在上述氟中毒疾病中,约有10%的患者神经系统受到损害,临床表现因受累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异。如有的患者类似颈椎病或脊柱肿瘤,由于脊髓受压而出现四肢麻木、双下肢无力、压迫性截瘫、大小便失禁等。个别病例还可出现抽搐与惊厥;部分病例可能发生甲状腺肿大,甚至出现心肝功能受到损害,临床检验指标异常。    
    过多的氟进入人体内后与羟基磷灰石晶体紧密结合,沉积后不易游离;骨生长最活跃的部位最容易沉积。过量的氟与钙结合沉积于骨组织,促进溶骨和骨的吸收作用,使骨表面粗糙,骨质改变,密度增大或疏松,骨骼变形,形成残废性氟骨症,可完全失去劳动力,严重的甚致死亡。    
    氟过多对神经系统、消化(消化食品)系统、泌尿系统、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等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。如可出现神经根支配部位感觉异常,运动(运动食品)障碍;四肢麻木无力或肌张力增强,反射亢进;肾或尿路结石,尿酶升高,尿蛋白;胃;肠和肝功能紊乱、腹胀、腹痛等。

字串4

五、人体对氟的需要量

字串7

    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对氟的安全和适量摄入量为每天婴儿0.1~0.5毫克,半岁至1岁为0.2~1.0毫克,1~3岁0.5~1.5毫克,4~6岁1.0~2.5毫克,7~10岁1.5~2.5毫克,11岁以上1.5~2.5毫克,成年人1.5~4.0毫克。



字串1


救救大自然环保公益网站:WWW.99DAZIRAN.COM

24小时热门信息

    AD